50㎡沙池逆袭记:“微改造”撬动民办普惠园竞争力丨牧童托幼

2025-07-25

老园旧改,场地有限,小空间如何逆袭?走进蒙雅第一幼儿园,看牧童交出的破题答卷!

图片

蒙雅第一幼儿园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松岗街道,成立于2016年,是一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改造前,园所存在活动空间整体性较弱、缺少重点形象空间、活动区域空间较分散等等问题。

其中,教学楼旁50㎡左右的沙池+草坪更是“老大难”——沙池设施早已斑驳,边缘的围栏多处生锈,几乎成了闲置的“角落”。

图片

改造前的沙池和草坪

牧童团队现场勘测并与园方充分沟通后,将50㎡左右的沙池+草坪,规划改造成新的户外活动乐园。不拓一寸地,让这处“被遗忘的角落”化身集娱乐、社交、创作、体能锻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户外游乐天地。

图片

在老园旧改的浪潮里,最珍贵的不是推倒重来的勇气,而是在有限画布上画出星空的智慧。我们相信,最好的教育场域,会像蒲公英的绒毛般轻盈,却能承载种子生长的力量。

图片

设计师以蓝白色为主调,在这块角落营造出清新自然的田园氛围。白色风车立在树屋顶端,阳光洒下来,光影在沙池上跳着轻快的舞,仿佛把郊外的田园风光搬进了园里。

图片

走进改造后的沙池,会发现 “小而美” 里藏着精打细算的智慧:将风车树屋乐园下层空间极致利用,设置了攀爬网、吊环、秋千等拓展设施。

图片

攀爬网的网格大小刚好适合幼儿抓握,能锻炼他们的肢体协调与平衡感;吊环高度经过精准测算,孩子跳起抓住时既能增强上肢力量,又不会有安全隐患;手拍鼓鼓励孩子随时进行音乐创作……将廊下空间最大利用,让每一寸地方都成为孩子的“游乐场”。

图片

设计师利用钻网,将风车树屋乐园与原来的设备连接,形成完整的游玩动线,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图片
图片

蓝白色调的风车树屋乐园成为了最受孩子欢迎的“社交中心”:树屋上层的小平台能容纳7-8个孩子,他们在这里扮演 “小国王”“小骑士”,上演着自编的故事。

图片

普惠园的竞争力,不在于器械多昂贵,而在于能否让每一寸空间都成为教育的支点。这也是“微改造”模式的价值:它证明普惠园不必困于经费,用巧思就能在旧场地里种出竞争力。

图片

四季交替,风景不同

在当前幼儿园改革的背景下,这样的改造就像一场“空间魔术”:不占新地,却让50㎡的旧沙池长出了自然教育的肌理。在对每一寸空间的尊重与巧思里,空间会“说话”,教育便有了更生动的模样。

图片

声明:牧童致力保护作者版权,部分素材来自于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于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