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设计丨福建莆田博文幼儿园:室内设计篇(上)

2024-03-16

案例


福建莆田博文幼儿园

——室内设计篇(上)

项目名称:福建莆田博文幼儿园

项目地址: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

项目类型:幼儿园室内外设计、产品定制

设计单位:牧童集团(广东)实业有限公司


C

O

W

B

O

Y



Designer's Message

“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在这里他们可以组建起自己的小社会关系,当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在美好的空间中相遇,不仅能放松身心,涵养性格、行为、习惯,还能为孩子建立互相鼓励成长的社群关系。”

 ——牧童设计师如是说

合理规划布局班室,是设计好孩子“第二个家”的最关键的一步,考验的是设计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幼儿各个成长时期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的精准把握。

让我们先从一个真实的小故事讲起:某幼儿园教师中途接手了一个班级,细心的教师发现自己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维持秩序和纠正孩子行为上,于是,教师仔细观察班上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在地毯上搭积木的幼儿的作品常会被经过的孩子踢倒,幼儿经常藏身在衣帽柜或寝具室里,将衣物丢得满地都是,在教室中间区域活动的幼儿常遭穿越此处的人干扰,幼儿常绕着桌子追逐打闹,各区域的材料、教具交错混杂,幼儿难以取舍和归整。

教师进一步观察和思考后发现班级不合理的区域布局是造成幼儿种种不良行为的症结所在,如:班级区域划分不明确,幼儿不知道该在何处活动;各区域间全无屏障,幼儿四处闯荡;桌子横在中间区域,不但行动受阻,也造成了许多碰撞。

接下来,教师手绘了班级区域和家具摆放位置的缩略图,希望通过调整区域布局改变幼儿的这些不良行为。 经过一个月的区域调整实验,惊喜地发现孩子的行为真的发生了改变,他们变得安静有序,既能专注地游玩学习,又能友好合作。

图片

这个故事让很多幼儿园老师感同身受。合理规划活动空间和动线设计,有效地将教育理念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中,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让孩子们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让我们以孩子的视角,走进博文幼儿园,细心体会设计师的匠心之作:



Project details


室内共分五层,遵循原有的功能区划区:一楼是小班课室、大厅、科学室和阅读室等,二、三楼格局相同,分别是中班室和大班室,四楼是教学管理区,并预留了两间课室,负一楼为烘焙室、乐高室、美术室、多功能室等综合功能区

图片

木质元素——生态之美

室内空间以木质结构为主,原木风格的家具和大面积纯色木地板,提升了教室的自然感与高级感,就像孩子眼中的世界干净、纯净。

图片

孩子活动量大,过冷过硬的地面,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实木地板温润清宁、舒适度好,以自带温度的质感带给孩子们真实的自然体验。图片

色彩运用——自然之美

吊顶是幼儿园设计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水电管线、空调和新风管道隐藏起来,还起到了隔温降噪的作用。木格栅与原木风的家具地板搭配,增强了视觉延伸感和层次感,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质朴、天然、典雅。

木格栅的色彩,小班课室设计了象征自然与生命力的绿色、中班是象征活力与想象力的明黄色、大班是象征智慧与创造力的蓝色。色彩与空间几何线条交织,形成天然流动性,丰富了空间层次,提升了空间颜值和格调。

图片

阅读区是低龄儿童最喜欢翻爬的地方,绿色的防撞软包墙裙,防止孩子们磕磕碰碰的伤害。

图片

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可以增强孩子体质,促进身高发育,让孩子拥有阳光乐观的个性。全明落地窗户,充足的自然光线和绝佳的视野,可以随时看到窗外四时变化,也方便教师随时察看室内情况。百叶窗,随时调节光线的强弱,避免午后的强光直射孩子的眼睛。

吊顶灯光——科学之美

小班幼儿正处于空间敏感期,过于空旷的空间可能会引发孩子们对空间的恐惧和排斥,几何图案的灯具改善视觉上的空旷感,让空间更有灵动和童趣感。

小班室绿色吊顶配上悬吊空心祥云吊灯,像草原上飘荡的朵朵白云,中班室海星造型的灯,配上温馨的黄色吊顶,富于海洋情调和活力,大班室采用了正六边形蜂巢灯具,契合了大班室宇宙科技主题,在制作强度高且质量轻的产品的时候,普遍用到的蜂巢的六边形原理,也就是“蜂窝状结构”原理,它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原理呢?等着孩子们去探索发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整体空间的合理利用,再到环境色彩和人性化细节的把控,独特的格调和整体协调性的融洽,营造了舒适的空间秩序。

空间设计——秩序之美

每间课室的面积均在110平米左右,户型相同,构建了娃娃家、集中活动区、美工区、绘本区、积木区、备餐间、午休区、衣帽间、卫生间等功能区。设计师采用传统的对称与围合相结合的空间布局与陈列,发挥空间功能的最大化,开阔自由的格局消融了区域边界感,孩子们大胆释放天性,让沟通、合作、分享更顺畅。

图片

先看看孩子们最喜欢的娃娃家:

娃娃家的教育功能很多,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认知各种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学习与人相处。在角色扮演中,孩子成为了爸爸妈妈,成为了老师,成为了厨房大师傅,成为了大老虎等等,不再是生活中那个弱小的“自我”,而是变得强大起来,从一个被照顾者,变成能照顾、帮助和指挥别人,这个过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团结友爱精神。

图片

还有小房子、小帐篷、门洞等半封闭的小空间,空间敏感期的幼儿,喜欢钻进去、爬上来,体会空间的内外、上下、大小,对他们的语言、思维、肢体运动的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

图片

集中活动区可容纳多种运动方式:孩子们围着活动区自由的奔跑,捉迷藏;也可以安静下来,进入绘本区或积木区,去观察空间中“飞翔”的书本、小鸟、云朵。

建构区是孩子们融思维、操作、艺术、创造为一体的活动空间,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建构技能、空间能力、交往能力和观察能力。

图片

午休区是孩子们的专属个人空间,是陪伴的延续,也是独立的开始。叠堆式的午休床,大大节约了空间,简约牢固的实木床,边缘采用了防撞圆角处理,两侧加高了护拦,让家长和老师无需时刻牵挂孩子们的安全。

图片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既要强调‘美化、绿化、净化’,更应该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结晶。以童心去构想具有无限想象力的空间,让孩子可以通过新的设计语言去探索空间形态的趣味性。”

——牧童设计师如是说二


图片

设计团队

图片

编辑、排版 | 牧童


声明: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部分素材来自于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于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处理。

展开